磷脂酰絲氨酸在面包與糕點中的質地優(yōu)化與營養(yǎng)提升
發(fā)表時間:2025-09-19磷脂酰絲氨酸(Phosphatidylserine,簡稱PS)是一種天然存在于動植物細胞膜中的磷脂類化合物,其分子結構兼具親水的磷酸絲氨酸頭部與疏水的脂肪酸鏈尾部,這種雙親性特質使其在面包與糕點制造中既能通過調控原料間的相互作用優(yōu)化產品質地,又能憑借自身的營養(yǎng)活性為烘焙食品賦予功能性價值,成為兼顧加工適用性與營養(yǎng)升級的新型烘焙添加劑。
一、對面包與糕點質地的優(yōu)化作用
面包與糕點的核心質地(如蓬松度、柔軟度、細膩度及抗老化能力)取決于面團/面糊體系中面筋網絡、淀粉、油脂與水分的相互作用,磷脂酰絲氨酸通過乳化、調節(jié)膠體結構等方式,從加工過程到成品品質全程實現質地改良。
1. 改善面團/面糊的加工特性
在面包制作中,面團的延展性與持氣性直接決定烤后體積與內部組織。磷脂酰絲氨酸的雙親性結構能在面團中發(fā)揮“界面橋梁”作用:其疏水尾部可與面粉中的面筋蛋白(如麥谷蛋白、麥醇溶蛋白)的疏水區(qū)域結合,親水頭部則與面團中的水分、水溶性成分(如糖、鹽)相互作用,減少面筋蛋白分子間過度交聯,降低面團攪拌時的黏結力,使面團更易延展,這作用能讓酵母發(fā)酵產生的CO₂更均勻地被面筋網絡包裹,避免氣體聚集或逸散,最終使烤后面包體積更大、內部氣孔分布更均勻,避免出現“塌腰”“組織緊實”等問題。
對于糕點(如蛋糕、曲奇),油脂用量較高且需與蛋液、面粉等均勻融合,磷脂酰絲氨酸的乳化能力可顯著降低油脂與水相(蛋液、牛奶等)的界面張力,促進油脂以更細小的顆粒分散在面糊中,減少“油水分離”現象,例如,在海綿蛋糕制作中,未添加它時,油脂易聚集成團,導致面糊流動性差、烘烤后組織粗糙;而添加它后,面糊體系更穩(wěn)定,攪拌時能形成更細膩的乳濁液,烤后蛋糕內部呈現均勻的蜂窩狀結構,口感更蓬松柔軟,避免出現局部過硬或油膩結塊。
2. 提升成品的柔軟度與細膩度
面包與糕點的“入口口感”核心在于淀粉的糊化狀態(tài)與油脂的分散度。磷脂酰絲氨酸能通過調控淀粉糊化過程優(yōu)化質地:在烘焙加熱階段,它的親水頭部可吸附在淀粉顆粒表面,抑制淀粉顆粒過度吸水膨脹與糊化后的粘連,減少淀粉分子間的氫鍵結合,使冷卻后的淀粉網絡更疏松,從而降低面包的“硬度”。同時,其疏水尾部與油脂的結合能讓油脂更均勻地包裹在淀粉顆粒與面筋纖維表面,形成一層“潤滑膜”,入口時減少顆粒感與干澀感,使面包質地更接近“云朵般柔軟”,糕點(如酥皮點心)則更顯細膩順滑,避免出現“掉渣粗糙”“口感發(fā)柴”等問題。
3. 延緩成品老化,延長保鮮期
面包與糕點在儲存過程中易出現“老化”(如面包變硬、糕點干硬),核心原因是淀粉分子在冷卻后重新排列形成結晶(即淀粉回生),同時水分流失導致質構劣化。磷脂酰絲氨酸能通過雙重作用延緩老化:一方面,其分子可吸附在淀粉顆粒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阻礙淀粉分子鏈的重新聚集與結晶,減少淀粉回生速率;另一方面,它的乳化作用能讓體系中的水分更穩(wěn)定地被束縛在面筋與淀粉網絡中,降低水分蒸發(fā)速度,避免成品因失水而干硬。實驗表明,添加磷脂酰絲氨酸的面包在常溫儲存3-5天后,硬度增加值可降低30%-50%,仍能保持較好的柔軟度,而傳統(tǒng)烘焙產品通常1-2天便會明顯老化。
二、對面包與糕點的營養(yǎng)提升價值
除了質地改良,磷脂酰絲氨酸自身的營養(yǎng)特性還能為面包、糕點這類“日常消費型烘焙食品”賦予功能性,契合現代消費者對“營養(yǎng)升級”“藥食同源”的需求。
1. 補充磷脂營養(yǎng)素,強化腦健康相關功能
磷脂酰絲氨酸是人體大腦神經細胞膜的重要組成成分,參與神經信號傳遞、腦細胞代謝等生理過程,被廣泛認為與認知功能、記憶力維持相關。面包與糕點作為大眾日常食用頻率較高的主食或零食,通常以碳水化合物、脂肪為主,蛋白質與功能性營養(yǎng)素含量較低。通過添加磷脂酰絲氨酸(一般添加量為0.3%-1.0%),可使烘焙產品從“能量供給型”升級為“營養(yǎng)強化型”—— 消費者在食用面包早餐、糕點零食時,即可同步補充它,無需額外服用膳食補充劑,尤其適合需要關注腦健康的人群(如學生、老年人)。
2. 契合“清潔標簽”趨勢,提升食品安全性與接受度
磷脂酰絲氨酸的來源以大豆、蛋黃等天然食材為主,屬于“天然磷脂提取物”,其安全性已通過多項國際食品安全評估(如美國FDA、歐盟EFSA均認可其作為食品添加劑與膳食補充劑的安全性)。相較于部分合成乳化劑(如某些聚甘油酯),磷脂酰絲氨酸的“天然屬性”更符合當下消費者對“清潔標簽”(無人工添加、天然原料)的追求,既能替代或減少合成添加劑的用量,又能降低消費者對“食品添加劑”的顧慮,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
3. 協同增強其他營養(yǎng)素的吸收利用
磷脂酰絲氨酸的乳化特性不僅優(yōu)化質地,還能間接促進烘焙食品中其他脂溶性營養(yǎng)素(如維生素A、D、E,以及可可粉中的多酚、谷物中的植物甾醇)的吸收。這類脂溶性成分需與脂肪結合形成乳糜微粒才能被人體吸收,而磷脂酰絲氨酸通過改善油脂在腸道中的分散度,為脂溶性營養(yǎng)素提供更多與消化酶接觸的界面,從而提高其生物利用率,讓烘焙食品的營養(yǎng)價值更全面。
三、應用前景與發(fā)展方向
目前,磷脂酰絲氨酸在烘焙領域的應用仍處于拓展階段,但其兼具“質地改良”與“營養(yǎng)強化”的雙重優(yōu)勢,未來潛力顯著。在面包領域,可重點開發(fā)“PS營養(yǎng)面包”“抗老化早餐面包”,針對上班族、老年人的需求優(yōu)化配方;在糕點領域,可應用于高端蛋糕、健康曲奇等產品,通過“細膩口感+腦健康功能”打造差異化賣點。
同時,未來研究可進一步探索磷脂酰絲氨酸與其他烘焙原料(如全麥粉、雜糧粉、益生菌)的協同作用 —— 例如,它可改善全麥面包因膳食纖維添加導致的粗糙口感,同時與益生菌協同提升產品的“腸道健康+腦健康”雙功能,推動烘焙食品向 “多功能、高營養(yǎng)、優(yōu)口感” 方向升級。隨著消費者對烘焙食品的品質要求從“好吃”向“好吃又健康”轉變,磷脂酰絲氨酸有望成為烘焙行業(yè)實現產品升級的重要功能性添加劑。
本文來源于理星(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網 http://www.wjcb.org.cn/